跟腱炎(Achilles tendonitis)跟腱炎治療/嘉義跟腱炎治療/東區跟腱炎治療

 

案例一:

50歲劉小姐因為右足後腳跟腫痛將近一年,無法站立太久,印象中並無足受傷病史,工作需久站,且常穿高跟鞋,去醫院就診後,醫師告訴他需要開刀或震波治療,後來他選擇先震波治療,吃止痛藥止痛,因為效果不大,覺得十分困擾,影響日常生活。經診察發現,患者右足後跟可看出後腳跟腫大,壓痛明顯,骨盆評估也有明顯歪斜,步態異常。診斷為是『哈格蘭德後跟症候群』。何醫師建議:
1.微創針刀治療:先用針刀鬆解後腳跟腫大沾黏的地方

2.骨架調整+調整骨盆(徒手整復、美式頓壓、AMCT槍療):由於長期姿勢不正確,造成骨盆歪斜需調整。第一次做完治療,效果明顯改善,疼痛已經減輕很多了。經過三次治療已痊癒,劉小姐十分開心。

案例二:

30多歲吳先生,職業為空調維修員,時常需要爬上爬下搬重,兩腳足跟處腫痛已經兩年多,X光顯示兩足跟骨處有骨刺,之前曾經局部注射類固醇,推拿整復,但是吳先生說完全沒效果,光是平常走路就很痛,早上醒來也無法直接下床踏地;吳先生的朋友曾經被何醫師治療好肩膀,所以朋友建議來找何醫師治療。診察結果:患者的骨盆錯位加上長期須搬重物,腰背到腿部的肌肉都異常緊繃,有多處壓痛點,足跟腫處壓痛更明顯;吳先生詢問是不是骨刺造成的疼痛,是不是把骨刺去除,就不會痛了?何醫師解釋:骨刺其實是跟腱處長期張力過大造成肌腱拉扯骨膜而造成,所以治本方法應當解決後側小腿到跟腱處的長期過度張力才是。建議調整骨架加上微創針刀治療跟腱局部軟組織,就會有很好效果。吳先生共治療5次,現在已經痊癒。

跟腱周圍炎<<參考台灣針刀醫學臨床診療規範>>

  1. 跟腱纖維組織、腱圍組織及跟腱下滑囊的創傷性炎症。
  2. 常見於舞蹈家、體操、籃球和羽毛球運動員。
  3. 慢性勞損是引起跟腱周圍炎的主要原因。
  4. 中老年人:病患在行走或站立時足跟或足底部疼痛,常伴有跟骨結節部的骨刺。
  5. 診斷:
    a.曾有走路、跑步或彈跳過多的損傷史。本病多由慢性損傷所引起,常伴有跟骨骨刺。
    b.跟腱及兩側有明顯壓痛,跟腱處有輕微腫脹,患側跟腱比健側跟腱粗硬。
    c.足蹠屈抗阻力試驗陽性,足過度背伸試驗陽性。X光檢查有時可發現跟腱周圍有變性鈣化影像。
  6. 微創針刀治療:將增生肥厚與跟腱粘連的腱周圍組織從跟腱上鬆開,並對變性的腱周圍組織減壓。
  7.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(PRP):高濃度血小板能提供生長因子,促進肌腱癒合修復。使用患者自身的血液離心濃縮。

跟腱周圍炎在臨床中十分常見,許多患者常合併足底筋膜炎的症狀,往往發生在需久站或搬重物的勞動工作者、常跑跳的運動員。如果病程比較久,在X光常可發現跟骨有骨刺或跟腱鈣化,但這往往不是發病的原因,而是疾病本身的結果;因此,在微創針刀治療或PRP注射治療痊癒後,一般至少要休養半年,避免劇烈跑跳,改變過往造成此病的生活習慣,平時要放鬆小腿部肌肉,甚至膝蓋到到大腿也需要放鬆,不能只有勞動,適當的運動放鬆跟訓練才能讓自己遠離疾病。

 

TOP